欢迎来到河南经济网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25-09-24|来源:河南经济网|责任编辑:晓飞
万古云霄一羽毛

——漫谈申凤梅《收姜维》中的精神力量

不久前,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在故乡驻马店市落下帷幕。这不禁让我想起青年时代爱听的“中原活诸葛”越调大师申凤梅的经典之作《收姜维》片段。当车载音响那熟悉的“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唱段响起时,不觉心神激荡起来,“我为丞相一哭”。这一刻,我更加坚定,艺术之所以永恒,不仅因其形式表现,更在于它能为人的心灵提供精神力量。

艺术,终归是为人的艺术!

我对《收姜维》的钟爱,首先源自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特殊情感。童年时代,收音机里袁阔成评书陪伴了我无数个放学后的傍晚。在县城当小学校长的叔叔曾送我一套48本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许多年来被我翻得卷了边。那段风云激荡的古代历史,那些忠勇双全的古典人物,构成了我最初的古典文化精神之根脉。而在所有三国人物中,余武喜赵子龙,文自然尊诸葛先生,此两位人物具有一致性:兼具精神理想与人格魅力、道德完人与务实作风的罕见统一,也是乱世中一道独特的文明之光。——也因此,诸葛亮在赵云战败后的一段唱腔尤为动人——它不仅是多年战友情的惺惺相惜,更是一种奋进精神的同频共振。

图片1.png

申凤梅大师演唱的《收姜维》“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这一段描述的是蜀汉后期德高望重的常胜老将军赵云被魏国小将姜维击败。赵云回营“羞愧难当”。此时,申风梅的唱腔将这种精神内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她的嗓音苍凉中透着坚韧,激昂中含着温情,完美诠释了诸葛亮对赵云战败的安慰之情及无意中发现敌将姜维之帅才的复杂情感。当唱到“想当年,长坂坡”,声调陡然升高,如利剑出鞘,划破长空;转而叙述时,音色又转为浑厚低沉。这种声腔的跌宕起伏,恰如人生路上的起落沉浮,直击人心。

图片2.png

这段唱词及其后续的完整唱段,立体地刻画了诸葛亮作为伟大的战略家,一切以“匡扶汉室”大业为重的广阔胸襟:

一是惺惺相惜的战友情:申凤梅大师的演唱,语气深沉恳切,充满了理解与抚慰。她唱出的不仅是主帅对老将的安慰,也是共同为理想奋斗多年的老友之间的肝胆相照。

二是思贤若渴的伯乐心:劝慰赵云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因发现姜维智勇双全才能的欣喜和收服的决心。后续他对姜维的赞美,反映了他阔达的胸襟:败给姜维,非赵云战之过,而是自己用兵不当。

三是坚定如山的信念感:携手同心共扶汉室,是诸葛亮的终极目标。申凤梅大师的演唱,尤其在表达匡扶汉室时,声音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和神圣。这也是诸葛超越古代一切政治军事家而成为“千古一相”的主要意义之所在。

申凤梅此剧的艺术魅力在于,她不仅完美继承了越调的传统唱法,更注入了自己对人物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她演绎的诸葛亮既有军事家的决断,又有政治家的远见,还有战友般的亲情温暖。这种多维度的艺术呈现,使《收姜维》超越了简单的戏曲唱段,成为了一曲关于失败挫折与不屈奋进的生命颂歌。

曾经每于彷徨失落之际,便会聆听此曲。那苍凉而激昂的旋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时空。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慷慨悲壮的力量从心底升起——若能谋划大局,败而不馁,又何必为一时得失而耿耿于怀?

这正是中国传统戏曲(或曰文化)的魅力所在——以历史为背景,在经典的唱念做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永恒的人性光辉。

图片3.png

臧新义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乙巳秋分 臧新义记于京华深柳堂


分享到:

    高端访谈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