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14|来源:|责任编辑:王飞
小磨香油制油工具的历史沿革
【民营经济网】迄今,驻马店市古味小磨香油开发有限公司仍保留着清代张世兴流传下来的古时臼、古油坛、古油磨和古铜铃,现由古味香油传承人张大伟先生继承保存。
石磨: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我国石磨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东汉到三国为中期;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
鲁班是中国古代以为一位优秀的创造发明家,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都是把米、芝麻、麦等古物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酱有粗有细,而且捣得很少。鲁班想找到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形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两扇相对,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石磨,此油磨直径1.08米,重达900多斤。即是同治年间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经代代传承至今。
石臼:石臼俗称石窝子,是古代先民磨制谷粮的一种工具。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就开始用石榛磨制谷粮食物,秦汉时期,开始用石臼配合磨榛加工粮食,后来人们才开始用石臼制作香油,此石臼重达200多公斤,历经数代传承至今。
石油坛: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现存于古味公司展览室中。
铜铃:铜铃又叫“唤头”,指的是用种种工具来代替人的声音。人的吆喝、叫卖,固然能吸引顾客,但毕竟吃力,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用发出声响的器物来替代叫卖声,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后来便出现了铜铃。早起的卖油郎不时地用木锤击一面直径半尺左右的圆铜片子,即是现代的铜铃也叫“唤头”。此铜铃直径18.8厘米,即是同治年间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
石磨: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我国石磨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东汉到三国为中期;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
鲁班是中国古代以为一位优秀的创造发明家,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都是把米、芝麻、麦等古物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酱有粗有细,而且捣得很少。鲁班想找到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形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两扇相对,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石磨,此油磨直径1.08米,重达900多斤。即是同治年间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经代代传承至今。
石臼:石臼俗称石窝子,是古代先民磨制谷粮的一种工具。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就开始用石榛磨制谷粮食物,秦汉时期,开始用石臼配合磨榛加工粮食,后来人们才开始用石臼制作香油,此石臼重达200多公斤,历经数代传承至今。
石油坛: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现存于古味公司展览室中。
铜铃:铜铃又叫“唤头”,指的是用种种工具来代替人的声音。人的吆喝、叫卖,固然能吸引顾客,但毕竟吃力,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用发出声响的器物来替代叫卖声,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后来便出现了铜铃。早起的卖油郎不时地用木锤击一面直径半尺左右的圆铜片子,即是现代的铜铃也叫“唤头”。此铜铃直径18.8厘米,即是同治年间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
上一篇:五里源松花蛋
下一篇:暂无
影响中原
